夏春:6月港股和A股大概率跑赢美股
原文标题《股市真有“五穷六绝七翻身“吗?》<\/p>
在刚刚曩昔的5月,港股恒生指数上涨1.5%,A股上证指数上涨4.6%,美股标普指数变化起伏恰好是0。<\/p>
4月24日,我从上海飞回香港,第二天参与公司的“港股收盘点评”时,就遇到一个风趣的问题:“五穷六绝七翻身”会不会重现?<\/p>
所谓的“五穷六绝七翻身”,指的是港股一般会在5月和6月持续跌落,可是到7月则会迎来大的反弹。在国外,则有“Sell in May and Go Away”的说法。<\/p>
其时我的答复是,本年更可能是“三穷四绝五翻身“,我不只看好五月港股和A股的体现,还信任两个商场最困难的日子行将曩昔。这首要是依据以下考虑:香港调整疫情防控方针不只会带动香港经济站稳回暖,也会为内地疫情防控方针带来演示效应,内地最晚到5月下旬会调整防疫方针;港股和A股在多番负面要素冲击下寻底,虽然遇到曲折,但稳经济方针接连有来,未来商场向上概率更大。<\/p>
在尔后的屡次“港股收盘点评”直播中,我也反复着重了这些观念。<\/p>
“五穷六绝七翻身”是真的吗?<\/strong><\/p>
在计算上,“五穷六绝七翻身”的说法在港股有必定的数据支撑。从恒生指数曩昔30年的月度体现来看,港股呈现“五穷”的份额高达57%,并且在近20年愈加显着,有14年呈现5月跌落的状况,呈现概率达到了70%。<\/p>
不过走运的是,跌落的起伏并不太大,曩昔20年的均匀跌幅是3.9%。<\/p>
在曩昔20年,恒生指数6月底点位低于4月底的份额高达65%,7月底点位高于6月底的份额则有70%。<\/p>
这也就使得“五穷六绝七翻身”的说法在香港成为一种“城市传奇”,每到4月底5月初,各大媒体都辗转反侧大做文章,许多股民也毫不怀疑。<\/p>
这个说法在A股是否靠谱呢?从数据上看,“五穷”在A股就没有港股那么显着,在曩昔20年,上证归纳指数呈现过11次“五穷”,沪深300指数只要9次,也便是五五开的时机。<\/p>
可是,曩昔20年,上证和沪深300指数在6月底点位低于4月底的份额别离是65%和60%,7月底点位高于6月底的份额则别离有55%和70%。因而,未来国内也可能会呈现相似“五穷六绝七翻身”的说法。<\/p>
虽然美股有“Sell in May”的说法,但标普指数在曩昔20年只呈现过6次五月跌落,概率只要30%。<\/p>
此外,6月底指数点位低于4月底的份额只要45%,但7月底点位高于6月底的份额则有65%,因而,“五穷六绝七翻身”在美股上只要最终的“七翻身”说得曩昔。<\/p>
“五穷六绝七翻身”有无合理解说?<\/strong><\/p>
就算在香港,也没有很好的理论能够合理解说为什么会呈现“五穷”,它基本上仅仅一种计算上的受命。<\/p>
有人解说说可能是港股上市公司比较集中地在五月派息有关,这样就会导致他们的股票单纯由于管帐原因而呈现价格跌落。<\/p>
至于“Sell in May and Go Away”,有人解说说是欧美的基金司理一般会在5-6月度假,这显着毫无依据。想一想上海封城两个月,基金公司也组织了基金司理在公司食宿,不敢孤负基民的信任职责。<\/p>
不管哪种原因,一旦在曩昔多年呈现比较多,就比较简单变成一种“炒股技巧”或许叫“传统才智”。一旦许多人信任这种说法,就很有可能在四月底开端卖出手头的股票,这样就会呈现“自我实现的预言”。“五穷”呈现的概率就比较大。<\/p>
至于“六绝”和“七翻身”却是能够牵强解说为商场趋势会在短期持续,六月跌落是五月的持续,但趋势也会回转,接连两个月跌落后,七月回转的概率天然会比较大。<\/p>
值得一提的是,去掉基本面要素之后,回转效应在很短的时间里产生的概率要大于趋势,许多量化高频战略便是依据这样的计算规则进行低买高卖,由于价格跌落后回转可能性要大于持续跌落。<\/p>
回转效应也不是彻底来自于计算随机作用,我从前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郭明教授合写过一篇理论文章,为回转效应供给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解说。相反,要从经济和金融理论上解说“趋势效应”反而十分不简单,往往要借助于心理学的一些概念。<\/p>
“择时买卖”是好的出资战略?<\/strong><\/p>
不过,虽然股市有这样或许那样的“月历效应”,但数据相同告知咱们,长时间持有的作用要比择时的战略更好。<\/p>
数据显现,不管美股仍是港股,曩昔30年,均匀跌幅最多的都是8月,在美国,跌幅第二多的呈现在9月,其他月份均匀下来都是上涨,在香港,跌幅第二多的呈现在3月,然后是9月,1月和6月。<\/p>
已然股市8月和9月都简单呈现跌落,那么咱们就能够结合“无量六绝七翻身”的说法结构一种“聪明择时”战略,便是在4月底卖出,然后10月初买入,并一向持有到第二年的4月底。<\/p>
还有一种“愚笨择时”的战略便是5月初买入,9月底卖掉。<\/p>
当然,还有一种便是听上去很懒的战略,便是长时间持有,不进行任何择时。<\/p>
数据剖析发现,“聪明择时”战略体现的确显着好过“愚笨择时”战略,比如在港股曩昔30年采纳聪明择时战略,年化回报率为6.9%,而愚笨择时的年化回报率是0。<\/p>
在美股标普指数上,聪明择时的年化回报率为7.3%,愚笨择时的年化回报率是-0.1%.<\/p>
最出其不意的是,在曩昔30年,“懒人战略”,也便是长时间持有,不进行任何择时的年化回报率是最高的。在港股是7.1%,高于聪明择时的6.9%,在美国是7.7%,高于聪明择时的7.3%。<\/p>
请记住,咱们长时间持有的主张首要针对基金出资,在个股上长时间持有并不必定有用,究竟大部分个股跑不赢指数和基金。一起,咱们也着重及时止损的重要。<\/p>
假如咱们觉得长时间太长的话,那么咱们的主张是,在短期操作中,咱们应该依据基本面进行战略性的调整,要比单纯依靠计算规则愈加有用。<\/p>
比如在接下来的6月,港股和A股跑赢美股的概率更大。刚刚发布的内地制造业收购司理指数(PMI)升至49.6,完毕之前2个月的跌势。上海6月全面复工复产,为加速经济康复和重振举动计划提出50条助企纾困新方针。其他城市的稳增加的宽松方针也会相继推出,下半年内地经济增加有望稳步反弹。而美国仍将鄙人半年受困于通胀高企,美联储加息缩表都将导致美股持续受压。<\/p>
本文的作者没有持有本文顺次的相关股票。<\/strong><\/p>